在嫦娥二号奔向月球的38万公里旅途中,始终有一根无形的线在牵引着嫦娥的步伐,那就是独具特色的中国航天测控网。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的一群年轻的科技人员,就是这个测控网的总体规划设计者。
李海涛:轻松愉快中解决严肃问题
李海涛是深空测控总体组组长,嫦娥二号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任务,落在他和一帮年轻同事身上。
深空测控总体组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除了组内几位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老同志外,大多是刚刚博士、硕士毕业的年轻人,参加的型号任务少,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李海涛利用参加过嫦娥一号任务的经验,提出组内开展定期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系统的内部培训计划,确定每星期二晚上为组内学术交流时间,并结合任务工作以及每一名年轻同志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确定了所有年轻同志的专业方向及相应学习计划。
两年多来,每到星期二晚上,组里的老同志和年轻同志都齐聚办公室,就工作上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展开讨论。为了能够保证学术交流高效充实地进行,每次讨论之前,李海涛都会对学术讨论内容进行把握,事先通知大家讨论内容,指导年轻同志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
定期的学术交流和内部培训,使得年轻同志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加强,许多与任务相关的深层次技术问题也在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中得以解决。同时,学术交流和培训更加激发了年轻同志积极参与任务设计、任务协调以及自我专业学习的热情。
除了圆满完成嫦娥二号任务外,李海涛还将目光盯上了嫦娥三号。他针对后续探月和深空任务的需求,提出并实施了在嫦娥二号X频段应答机上增加最新国际标准的DOR音用于进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方案,为嫦娥三号等后续任务应用这项技术奠定了基础。
季刚:强壮小伙为伊消得人憔悴
季刚是深空测控总体组副组长,担负着探月工程二期测控系统总体设计重任。
尽管由于在嫦娥一号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但面对嫦娥二号任务,季刚不敢有丝毫懈怠。
嫦娥二号任务一个关键技术和显著特点是,发射窗口选择在10月1日到3日连续3天的时间段内。
“3天发射窗口,需要用不同的发射弹道将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就要求测控系统不仅要同时考虑多条弹道对地面测控站和海上测量船布局的影响,还要对箭载测控天线方向图进行统一设计。”季刚告诉记者。
若利用以往使用的针对一条发射弹道的箭载测控软件开展设计工作,不仅计算量大,过程复杂,而且极易混淆和出错。
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季刚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加班加点,认真分析,合理设计,常常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甚至吃饭和走路时也在不停地勾画着设计过程。
工作到深夜成了季刚的家常便饭,超负荷的工作和对事业的执着,使这个平日里身体强壮的小伙子累倒了。
在病房里,当季刚与同事探讨工作的时候,刚测完的体温计上显示的竟然是39.8摄氏度。当他的身影再一次忙碌地出现在办公室里的时候,有谁知道,出院时大夫的医嘱是“建议半天工作、半天休息调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几周的努力工作后,季刚和同事们成功地改进和开发出一套能够同时针对多条不同发射弹道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软件,其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远远高于以往适用的计算软件。
张波:制作示意图让年轻人“豁然开朗”
40岁的张波,是深空探测组唯一年龄超过40岁的“老”同志。说他“老”,不是因为年龄大,而是因为资历深。他先后参与过返回式卫星测控、载人飞船测控,以及嫦娥一号测控的总体工作。
作为有丰富工程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总工程师,在参加嫦娥二号任务时,张波仍努力学习,积极查阅英文资料,深入钻研技术原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嫦娥二号任务的各项工作。
为了分析清楚嫦娥二卫星连续3天发射的飞行轨道,张波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并利用软件进行仿真验证,还花了大量时间制作出一张显示3天飞行轨道差别的示意图。
当看到这张内涵丰富、标识清楚的示意图时,组里的年轻同志深刻地体会了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含义。年轻同志对于嫦娥二号任务中任何不清楚的地方,经过张波的讲解之后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年轻同志编写技术文件、参加大型试验方面,张波都进行细致的指导,并且针对不同年轻同志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建议。
组里的年轻博士李赞感动地说:“用一句话概括张总对我们年轻人的教导,那就是倾囊相授!”
丁溯泉:清华博士舍小家为大家
2008年才调入深空组工作的清华大学博士丁溯泉,虽然是资历最“浅”的年轻人,但他承担的任务可不轻——嫦娥二号任务的星地接口设计、航天器测控方案论证、以及组织星地对接试验等任务前的大型试验。
距离远、电平紧张是月球探测任务难点之一。为了保证星地测控设备能够完美配合,星地接口设计和航天器测控方案论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完成好星地接口设计,丁溯泉长期利用晚上、节假日休息时间深入研究星载测控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并反复与兄弟单位的同志沟通协调技术指标。经过充分论证和反复协调,最终完成了星地接口设计与航天器测控方案。
星地正样对接试验时,正值丁溯泉妻子的预产期。同事们劝他:“丁博士,还是别去了!工作可以让别人替一替,但生孩子是人生大事,别人可替不了啊!”
丁溯泉却说:“星地对接试验关系任务成败,这项工作从头到尾我都参与了,各种状态我最清楚,还是我去吧!”就这样踏上了出差的列车。
“像丁溯泉这样勇于攀登科技高峰、无私奉献航天事业的科技尖兵,我们这里还有很多,正是他们托起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明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说。